影響糧食生產利潤的因素分析---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壟斷高價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分析
從影響糧食種植成本因素考慮,物質與服務成本是稻谷生產的主要成本,機械租賃作業(yè)和燃油同柴油價格密切相關,單位為3767元/公頃,化肥、農藥、農膜為石油制品,同成品油價格關系密切,為2983元/公頃;分別占到物質服務費用的45.2%和35.8%。近年來中國柴油價格為國際柴油價格兩倍以上,如果國內成品價格降低到國際水平,當前國內價格水平的50%左右,綜合水稻生產同原油、成品油直接相關的各項費用,物質與服務費用可以降低43%,2018年水稻種植的物與服務成本可以降到4724元/噸,總體稻谷生產產本下降3610元/公頃。按照當前單產、稻谷價格、土地和勞動價格核算,單位面積利潤為3089元/公頃,稻谷種植成本利潤率為20%,達到基本正常的成本利潤率水平,中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的將會大幅提升。上述分析顯示中國農業(yè)全球競爭力的下滑的根本因素是勞動和土地價格,而是市場壟斷條件下的極高的成品油價格,大幅下降成本價格到達國際水平是提升中國農業(yè)農業(yè)競爭力的關鍵。
從產業(yè)和宏觀來看,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降低到國際水平,2018年農戶種植水稻實現農民收入達到農村收入水平需要種植水稻1.54公頃,城市收入水平需要種植4.13公頃,實現農村收入水平家庭需要種植水稻6.0公頃,實現城市收入一個家庭需要種植水稻4.31公頃;2018年的水稻種植可以承載就業(yè)總人口1920萬人,這才是當前我國經濟所能承擔的正常水平。
從宏觀經濟來看,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通過市場價格接軌,降為國內價格50%;全國農戶種植水稻的總利潤為913億元,帶來農村地區(qū)的社會總需求較2017增長1633億元,占到當年GDP的0.18%,社會總需求0.16%,增加財政收入293億元,就業(yè)增長75萬人,國家年對GDP增速新增接近0.2個百分點。
從當前高油價對農業(yè)生產影響的分析來看,我們必須加速中國石油業(yè)市場化競爭,讓成品油價格能夠達到國際水平,我們物流成本也將會大幅下降,我國整體的經濟與社會成本將會出現大幅下降,全社的總體產出水平、就業(yè)水平、國民福利水平也會出現大幅回升,中國制造國際競爭力將會大幅提升,我們的總體經濟能夠重回中高速的增長的水平。
面對當前的情況,我們必須加強石油產業(yè)內部管理,降低石油產業(yè)經濟效益漏出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極大負面影響。為此我必須從以下方面著手,第一,加強成品油市場的市場化改革,組建國有企業(yè)集團內部市場化企業(yè)競爭,通過國有企業(yè)內部競爭打破當前成品油市場高度壟斷導致的極端的壟斷高價。其次,引入民營企業(yè)從事原油進口、石油加工、成品油銷售終端銷售,從而推動成品油定價市場化,消除當前國成品油市場高度壟斷給經濟和社會帶來巨大負面影響。第三,加速原油進口來源的多元化,確保石油進口市場的充裕供應,從而有效降低原油的進口成本和原油的進口的充分保障;同時加速南海、東海的海上石油的安全、綠色開采技術
研究開發(fā)和應用,增加國內石油開采供應,通過內外
市場的保證國內原油的有效的供應。第四、加速過國內物流行業(yè)的技術升級和
市場化改革,通過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推進物流行業(yè)運行成本大幅下降和燃油消耗的大幅下降。加速中國鐵路終端物流市場化開發(fā)和民營鐵路建設開發(fā)和運營的管理開放,通過市場競爭機制推動的鐵路建設和運行成本下降,整體鐵路運行效率和整體中國物流效率的大幅提升,降中國陸上中遠途大宗貨物的運輸轉向電氣化鐵路的高效運輸;同時加速內河航運航道的整治,推行內河行業(yè)固定航道電氣化動力驅動運輸航道的開發(fā),加速碼頭遠距離輸送機的開發(fā)利用,更多通過電力牽引社完成大宗物質的運輸,通過不同運輸方式的競爭推動物流行業(yè)整體運行效率和物質的消耗的減少;加速國內綠色可再生的能源的開發(fā)利用,從而大幅度減少運輸燃油應用,減少石油的消耗,通過國內開源和節(jié)流實現原油對外依存度。